東西問·漢學家 | 英國漢學家吳芳思:在大英圖書館修中國文物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電 題:英國漢學家吳芳思:在大英圖書館修中國文物
作者 高楚頤 史元豐
上世紀70年代,英國漢學家吳芳思(Frances Wood)在劍橋大學學習中文,其間受派到北京學習中國歷史。她回到英國后在大英圖書館擔任中國館館長30余年,參與修復包括鎮(zhèn)館之寶——唐印《金剛經(jīng)》在內(nèi)的敦煌經(jīng)卷,撰寫了10余部專著,向英國讀者介紹中華文化和歷史。
近日,吳芳思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分享她在英國修復、守護中國敦煌文物的背后故事,講述其對中華文化的迷戀。她表示,在大英圖書館“照看”敦煌文物是一種莫大的榮幸,也是與具有無窮魅力的中華文化的交流與對話。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中新社記者:擁有250余年歷史的大英圖書館,從館藏的450多塊中國甲骨,到被譽為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印刷本《金剛經(jīng)》,再到2022年收錄的包括《贅婿》《大國重工》等16本中國網(wǎng)絡文學作品,來自中國的藏品跨越千年。對此,你如何理解?是什么讓你對中國考古、中華歷史文化、中國典籍如此著迷?
吳芳思:當我開始接觸和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就被其深深吸引。中華文化,賡續(xù)千年。如果不讀中國歷史、不從連續(xù)性上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xiàn)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我被中國各領域的藝術之美所折服。例如玉石,因其本身包含堅硬與溫潤并存的特性,在幾千年的文化傳續(xù)中,中國以玉喻人,不斷升華君子品德,玉石被提升到很高的精神地位,而金銀等貴金屬在消費和展示中所起的作用遠低于歐洲。
事實上,敦煌這些手稿可以追溯到公元400年到公元1000年,包括佛教典籍、道教典籍、儒家典籍等,人們可以完整地了解那個時期的中國文化。這些包括唐印《金剛經(jīng)》在內(nèi)的珍貴文物是世界上最早的紙質檔案的一部分。很多外國人并不了解這本《金剛經(jīng)》的歷史和價值。在我和同事馬克合著的《尋蹤敦煌古書〈金剛經(jīng)〉》一書中,詳細講述了這本書發(fā)現(xiàn)、轉移、修復以及重見天日的過程,并在英國、法國、中國、拉丁美洲等都有發(fā)行。我們向世界介紹了這本美麗的出版物和來自東方的中華文化,且讀者反饋很好。
我在典籍研究中,經(jīng)常舉有關秦朝律法的例子,歐洲和中國的出發(fā)點有所不同。在中國,自秦至今身高也可作為判斷標準之一,如身高1米左右以下的兒童可以免費乘用公共交通工具等,而在歐洲則將標準放到年齡上,這種基于中國古代典籍的中西比較研究令人著迷。中國的法律早在公元前1世紀就已寫成,歐洲的法律則晚了1000多年。
中新社記者:你多次來到中國游走訪學,出版過《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絲綢之路2000年》《中國文學》等大量有關中國的書籍,在書中和你親身感受的中國中,你看到了什么?
吳芳思:新中國最大的成就是消除了絕對貧困。我看到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驚人的,這必須得到贊揚。
例如,自1952年上海博物館開始,中國新博物館建設蔚為壯觀。最近,我參觀了長沙的馬王堆漢墓,這是一座精美的建筑,陳列的藏品令人贊嘆。
我讀的書多是關于歷史的,無論是英文或是中文。我更喜歡讀非小說類書籍,比如文史、傳記、自傳等。最近,我得到了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國寶流失百年祭》,由美國堪薩斯大學中國藝術史博士常青和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攻讀博士的黃山所著,介紹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文物流散情況。眾多外國探險家、古董商等從中國各地帶走了難以計數(shù)的文物,包括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畫、漢代簡牘、敦煌文書等。我很期待研讀此書,肯定會大有收獲。
中新社記者:典籍傳承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欣欣向榮的表征和見證。你曾在大英圖書館工作30余年,守護中國典籍,尤其是珍貴的1.4萬件敦煌經(jīng)卷。你曾說:“輕輕抖動這些紙頁,就像是聽見歷史的聲音。”通過對敦煌經(jīng)卷的研究,你有何感悟?
吳芳思:在大英圖書館照看敦煌手稿是一種莫大的榮幸,這份工作也有無窮無盡的魅力。我不是一個敦煌研究的專家,但我從那些來研究敦煌手稿的學者身上學到了很多,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學者。
我的工作是使這些原稿能夠通過數(shù)字化項目而獲得更加廣泛的展現(xiàn),使敦煌文明的圖像能夠在網(wǎng)絡上得以延續(xù)和更大范圍的認知,并為子孫后代保存好珍貴原件。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我們就在圖書館工作,由于原稿數(shù)量巨大,我們不得不在圖書館外籌集資金對其進行保護。在4名中國文物保護人員的幫助下,我們使大約7000件敦煌文物殘片得以編錄。同時,我們對《金剛經(jīng)》進行了近乎完美的修復。
人們很難理解敦煌的神奇之處,這些曾深藏在洞窟中的紙質檔案不僅是中文的,它還囊括了中亞地區(qū)的語言和文字,揭示了人類交往的歷史。這些文字通過絲綢之路由中國傳到歐洲,傳遞了大量關于絲綢之路沿線貿(mào)易、思想、觀念、語言和民族的信息,這是世界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敦煌文物是中華文化的寶藏,它們在倫敦的存在反映了近代歷史(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一段悲傷時期,這放在今天是不可能和不可接受的。于是,我們盡最大努力為中國學者的訪問和研究提供便利。這些中國學者做出了不起的工作。
中新社記者:你曾表示,中國人對英國文學的了解比英國人對中國文學的了解要多得多。你認為今天的西方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和認知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
吳芳思:我仍然認為英國以及歐美國家的大多數(shù)人對中國及其文化不甚了解。我很高興寫有關于中國的文章,中國的歷史極具包容性,我總能發(fā)現(xiàn)我的讀者和聽眾對此十分著迷。或許我們需要更多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來引導一種更開放的態(tài)度,來認知、欣賞這個星球上不同的文化與文明。(完)
受訪者簡介:
吳芳思(Frances Wood),曾任大英圖書館中國館館長,國際敦煌計劃指導委員會成員。1971年在劍橋大學學習中文,1975年前往北京大學學習中國歷史,1977年回到英國,擔任大英圖書館中國館館長30余年,管理中國館藏,修復敦煌經(jīng)卷1.4萬余件,出版專著10余本,向英國讀者介紹中國文學和歷史。
東西問精選:
- 2024年12月28日 20:37:20
- 2024年12月26日 11:29:11
- 2024年12月25日 10:23:32
- 2024年12月22日 18:51:29
- 2024年12月14日 20:14:06
- 2024年12月11日 16:14:39
- 2024年12月09日 15:26:13
- 2024年12月05日 20:35:03
- 2024年12月30日 20:20:31
- 2024年12月30日 17: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