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標(biāo)準(zhǔn)嚴(yán)格要求
曾國藩選拔幕府人員,包括湘軍士兵及將領(lǐng)時,一般秉持這樣三個標(biāo)準(zhǔn):
一、忠義血性就是一定要具備忠義、血性,這一點是曾國藩最為重視的。他認(rèn)為,如果一個人不能夠為國為朝廷盡忠盡義,那么這個人是絕對不可用的。
二、緘默樸實換一句話來說,就是不要來那么多花活,我就要你踏踏實實,簡樸之人就可以,這個主要是針對于湘軍士兵的。曾國藩一直有一個看法,他認(rèn)為,綠營軍之所以墮落到如此程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綠營軍士兵中存有奸猾之風(fēng),所以要打造成一支堅強的部隊,必須由新的人員來組成,因此他常說這樣一句話:“國家養(yǎng)綠營兵五十余萬,二百年來所費何可勝計!今大難之起,無一兵足供一戰(zhàn)之用,實以官氣太重,以竅太多,漓樸散淳,其意藹然。”
三、堅韌耐勞曾國藩看得很清楚,僅靠緘默樸實,僅靠忠義血性還是不夠的,還需要這個團隊擁有堅韌耐勞的精神。無論打仗,還是做事,咬牙堅持是最重要的;沒有堅韌的精神,沒有耐勞的精神,是很難打造一支鋼鐵之師的。
這三個標(biāo)準(zhǔn)全部都是對人的精神層面的要求,沒有一條說是需要驍勇善戰(zhàn)、身體健壯等等,可見曾國藩的軍隊文化建設(shè)非常獨特,他很清醒地意識到,鋼鐵意志往往是一個團隊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
兩種人斷斷不用
對曾國藩來說,有兩種人是斷斷不用的,首先是表現(xiàn)欲太強的人,不用。曾國藩認(rèn)為表現(xiàn)欲太強的人是不容易合作的,喜歡出風(fēng)頭的,他不喜歡,因為曾國藩一直是一個緘默之人。第二種人就是才大而性格偏急之人,他也不用。左宗棠就是因為這第二個原因沒有留在曾國藩身邊。左宗棠可以說是在曾國藩的推薦下走上最重要的職位的,但是他卻沒有像李鴻章那樣在幕府中停留很久,原因在于曾國藩認(rèn)為,“左宗棠志高才大,個性剛強難以駕馭”。曾國藩權(quán)衡再三,覺得左宗棠還是不能留在自己的大營中。
兩種人不能舉薦
曾國藩一生舉薦過很多人,經(jīng)他推舉做上督撫一職的前后就有四十余人,但曾國藩的舉薦是有原則的,有幾種人他是不薦的,比如才高德薄名聲不好的人他不薦。
很多時候人的名聲和德行是相輔相成的,但也有特例,就是才高德薄之人。曾國藩的原則是,你有再高的才能,但是你的德行和名聲不好,口碑不好,我是絕對不薦的。其典型就是金安清。
金安清又稱金眉生,《清朝野史大觀》對他有專門描寫,說這個人才高,特別是理財?shù)哪芰O強,還有非常好的書法才能,其書法可以說是一絕,但這個人有一個最不好的名聲,那就是特別貪戀女色,周圍的親戚、朋友,包括鄉(xiāng)鄰里黨的寡婦,沒有不被他沾染過的,名聲非常不好。但是這個金安清特別擅長鉆營,再加上口才極好,文筆又好,所以當(dāng)時也能夠謀得比較重要的官位,后來曾負(fù)責(zé)過轉(zhuǎn)運錢糧這樣的任務(wù)。
按理說金安清是可以去見曾國藩的,但是他去見曾國藩的時候,據(jù)說曾國藩七次拒而不見。曾國藩不見他的原因有很多,按照《清朝野史大觀》的記載,曾國藩是擔(dān)心他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了自己,讓自己不得不用他。是否這個原因,現(xiàn)在還不能妄下定論,但有一點,曾國藩曾在家信中表達(dá)了自己的想法,說金安清其人的計策可用,但是金安清其人是不敢用的,因為用了他無益于我,他的不好的名聲對我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所以不敢用他。
還有一種人也不能舉薦,即才德平平,但升遷過快之人,也就是他的能力和他所占有的位置是不相匹配的。有這么一件事情,有一個人叫惲世臨,在曾國藩的保舉之下升遷極快,最后做到了湖南巡撫,但很快就被罷官了。這一罷官,對于曾國藩這個舉薦之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否定。曾國藩反復(fù)思考之后得出結(jié)論是,自己沒有看清這個人其實是才德平平的。惲世臨生性特別倔強,而且任性,做起事來不顧大局,他到湖南做巡撫后,居然和總督毛鴻賓之間產(chǎn)生了巨大的矛盾,并以巡撫的身份去彈劾總督,可以說是一個犯上之人,因此也很難處理好與同僚的關(guān)系,這是導(dǎo)致惲世臨被罷官的很重要的原因。
曾國藩的這些標(biāo)準(zhǔn),實際上是希望通過這樣的一種選拔機制,打造一支鐵軍,一支君子之師,從而達(dá)到轉(zhuǎn)移世風(fēng)的目的,給世人一種楷模的作用。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