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芙蓉姐姐”在網(wǎng)絡上一舉成名的同時,“當代藝術”圈里也有一個叫趙半狄的,以異曲同工的表演贏得了“名聲”。這個瘦小男子,這些年來整天摟著、背著、頭頂著玩具熊貓,以“當代藝術家”的身份木訥地表演著各式各樣的“活報劇”。不久前還曾在上海舉辦了“時裝秀”。
網(wǎng)民 集體嘔吐
惺惺相惜,早在前年北京,趙半狄就與“芙蓉姐姐”合作了一把。“芙蓉姐姐”不僅為趙半狄的“時裝秀”走臺,而且慷慨地數(shù)度露乳走光。事后,趙半狄還對“芙蓉姐姐”的慷慨犧牲公開下跪道歉,并奉上5000元補償金。視頻上網(wǎng),網(wǎng)民集體“嘔吐”。嘔吐歸嘔吐,點擊率是“硬道理”。盡管某些“當代藝術”的干將們振振有詞地詮釋自己的藝術,但是,偽學術的外衣難掩“弄臣”的實質。古時弄臣是娛樂帝王,“當代藝術”的弄臣們娛樂的是誰呢?
娛樂 出丑賣乖
“娛樂”本是中性詞。早在美國的“波普藝術”和“艷俗藝術”中,已蘊含了“娛樂化”的成分。藝術從小圈子里走向普羅大眾,走向公共空間,乃至“娛樂”大眾,是當代藝術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課題。中國當代藝術家也有人在這個領域展現(xiàn)了自己的才華。譬如蔡國強的“爆炸藝術”,先后在APEC和奧運會上大放異彩,某種程度也是在公共空間對公眾視覺經(jīng)驗的一種啟示和娛樂。
但是,目前國內(nèi)“當代藝術”領域真誠探索當代藝術之公共娛樂功能的人不多,多的是出丑賣乖和惡形惡狀式的“娛樂”,這些惡搞式的“當代藝術”令許多觀看者反感。
沙龍 變態(tài)噱頭
中國“當代藝術”的“娛樂化”,令大眾作嘔。他們其實只在娛樂極少部分人群。正如電影《百萬英鎊》里的兩個富翁故意扔了一張大票玩耍一個窮人,某些“成功人士”正在他們資本沙龍的小圈子里玩耍著“當代藝術”的弄臣們。這些年來,資本的力量迅速催生出一個個畫廊和藝術沙龍。那些“弄臣”們的表演,成了沙龍派對的變態(tài)的噱頭。更有商家開張,也把“當代藝術”表演作為幌子。除了“弄臣”,還有“惡乞”。如吞食死嬰;從血淋淋的牛腹爬出來;將自己懸掛在空中,割開血管,讓血液滴在下面炙熱的鐵板上……
曲線 登龍捷徑
無論“弄臣”式還是“惡乞”式的表演,最終目的是得到財主的資助。要吸引財主,首先要吸引媒體。“美名”“罵名”都要,就怕沒名。一個藝術家真誠地耕耘了一輩子所獲得媒體的關注,遠遠沒有一個惡搞的“當代藝術”表演來得多。有一些缺乏才情的畫家,自知出名出頭無望,于是轉而改行做“弄臣”或“惡乞”式的“行為藝術”,一舉成名!肮Τ擅汀焙,拍賣會上開始見到他們那平庸的作品被標了高價拍賣。真可謂“當代藝術”之曲線登龍術。
本報記者 林明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