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一周,高雄市躍升成為臺灣今年選舉的“一級戰(zhàn)區(qū)”,朝野兩大黨紛紛重兵進駐高雄市,進行最后沖刺。
與臺北市一直是“一對一”的局面不同,高雄市原本是“一對多”的戰(zhàn)局。民進黨籍現(xiàn)任市長謝長廷,尋求連任,挑戰(zhàn)者則有國民黨籍的黃俊英、無黨籍的張博雅(唯一的女性候選人)、施明德(曾任民進黨主席,后脫離民進黨)、黃天生。選戰(zhàn)開啟后,謝長廷雖不像臺北戰(zhàn)局中的現(xiàn)任“市長”馬英九一路遙遙領先,但卻也是一直居領先地位,歷次民調(diào)中,他大多有35%-40%的支持度,勝過其他候選人(黃俊英17%-24%、張博雅10%上下、施明德3%左右)。
但11月中旬起,情勢漸有變化。國民黨籍的黃俊英聲勢漸增,民調(diào)顯示,黃俊英的支持度一路攀升,由20%出頭,逼近30%。同時,謝長廷支持度略有下滑。謝、黃二人,差距拉近。
到11月底,也就是距投票日不到10天之際,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公開呼吁該黨支持者“選擇”黃俊英(而不是他原先力挺的張博雅)后,泛藍軍票源匯流黃俊英的態(tài)勢大致底定,黃俊英聲勢大漲,多家媒體所做的民調(diào)都顯示,黃俊英支持度首度超過謝長廷。(黃:謝,《中國時報》是35%:32%,《聯(lián)合報》是35%:34%,TVBS電視臺是45%:33%)
自此,高雄市選情呈現(xiàn)謝、黃二人對決的局面。原本領先的民進黨傳出“警訊”,開低走高的國民黨則士氣大振,雙方也同時視高雄市為“超級戰(zhàn)區(qū)”,全力攻防。
根據(jù)TVBS電視臺12月2日公布的民意調(diào)查顯示,黃俊英支持度為41%,謝長廷為39%,雙方可說是勢均力敵。
民進黨方面,主打“總統(tǒng)牌”,陳水扁繼1日南下高雄,偕謝長廷徒步大街小巷拜票后,本周民進黨在高雄舉辦的幾場造勢大會,陳水扁本人或夫人吳淑珍也將親自到場助陣,為民進黨“保衛(wèi)高雄”而努力。
國民黨方面,主打“主席牌”和“南北雙英”的訴求。黨主席連戰(zhàn)也將連續(xù)南下助選,黨中央亦將輔選重鎮(zhèn)放在高雄,并預計請臺北“市長”馬英九以拍攝影帶的方式,拉抬黃俊英,全黨營造“南北雙英”、“雙贏”的氣勢。
除了臺面上的造勢大會之外,其他選舉議題也鬧得沸沸揚揚。評論者稱為,“弊案牌”流彈四射。包括近日爆發(fā)的“新瑞都”舞弊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李全教指控,謝長廷曾于“新瑞都”開發(fā)期間收受一張新臺幣450萬元支票;謝長廷則指控,高雄硫酸榪廠市地重劃案中,前市長吳敦義(國民黨籍),與當時擔任副市長的黃俊英,有圖利特定地主之嫌。
以目前情勢來看,謝、黃二人是“五五分”之爭,而且變數(shù)仍多,恐怕得待投票結束,才能知道鹿死誰手。
而4年前的高雄“市長”選舉,就是最后“翻盤”,謝長廷險勝原本民意調(diào)查居于領先的“市長”吳敦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出身學術界的黃俊英,原本并不被看好。初期是國民黨內(nèi)角逐者眾,黃俊英在黨內(nèi)民調(diào)并不高,國民黨高層卻屬意他,引發(fā)其他競爭者反彈;再加上國(國民黨)、親(親民黨)整合不成,臨到參選時,國民黨僅“推薦”他參選,而非“提名”他參選。(推薦,而非提名,外界解讀為表示還有退選的空間)
但黃俊英竟能開低走高,于在野陣營中脫穎而出,支持度遠超過比他政治資歷深的張博雅、施明德,并威脅及謝長廷。
也由于高雄市長選情在倒計數(shù)時刻出現(xiàn)新情勢,使得臺灣各政黨與輿論,已將選戰(zhàn)焦點南移到高雄。輿論并開始討論,“民進黨萬一連高雄市也保不住,黨主席陳水扁要不要負起政治責任?對下屆‘總統(tǒng)’大選布局,將產(chǎn)生何影響?”
也因此,臺北、高雄市長選舉,已成為國民黨與民進黨另一場關鍵的“政權保衛(wèi)戰(zhàn)”。(本文摘編英國BBC駐臺灣記者楊孟瑜報道)